對大多數人而言,製造垃圾是生活裡習以為常的動作,卻很少有人想過,或者不曾想過,這些垃圾後來都去了哪裡?你我的垃圾桶,絕對不會是它們的終點站。大家現在所熟知的焚化,後續的處理所花費的高昂成本、耗能以及環境污染,都是你我所忽略的。瞭解垃圾的去處,知道問題所在,才能改善我們與垃圾之間的關係,這座島嶼才不會變成垃圾島。
02
垃圾為何無處可去?
台灣不斷發生的垃圾危機
新莊居民拒讓垃圾場營運
早期欠缺環境意識,垃圾任意傾倒,髒亂又臭,周遭居民苦不堪言。1992年新北市新莊大戰,新莊瓊林里居民拒絕讓臨時垃圾場繼續營運,雙方僵持將近半個月,新莊市每天350噸的生活垃圾無處可去,只能堆置在路口,臭氣薰天。各鄉鎮彼此偷倒垃圾的狀況時有所聞,新莊和三重之間衝突不斷,根據環保署調查,當年有七成鄉鎮都有垃圾去處問題。
1992
桃園垃圾爆量無處可去
早期由於垃圾未做分類,各鄉鎮掩埋場很快就陸續填滿,因此距離1982年桃園垃圾爆量才短短十多年,1997年中壢、楊梅地區再度爆發垃圾大戰,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中壢市區的大街小巷,一堆堆像是小山般的垃圾遍佈,從空中勘查,宛如一道道垃圾長牆。這次的事件,也促使桃園市積極蓋焚化爐,此時,也正是全台朝向一縣市一焚化爐的全盛時期。
1997
南部焚化廠垃圾超量引發民怨
垃圾車排成長龍,等待進入焚化廠卸貨,從2014年底起,受到禽流感疫情和歲修影響,加上焚化廠餘裕量大的部分縣市排拒外縣市垃圾,以及許多焚化廠以收受價格較好的事業廢棄物為優先,中南部焚化廠因此應接不暇;而沒有焚化廠的地方政府更受到漲價跟停收的雙重壓力,尤其是中南部地區,垃圾無處可去只能先行堆置,引發民怨,也讓一縣市一焚化爐的議題再度浮現。
2015
03
以前的垃圾如何處理
垃圾政策發展史:從堆置、掩埋到焚化
04
現在的垃圾何處去
台灣的掩埋場和焚化廠分佈現況
統計時間:104年
統計時間:104年
一公頃的掩埋花費
2000
蓋一座焚化廠要
30
一公噸的垃圾焚燒處理成本 1000 - 2000
05
處理場吃不消
掩埋場和焚化廠面臨的問題
掩埋場遇到的困難
台灣地小人稠,目前只有偏遠地區容許掩埋生垃圾,以及緊急災難時,必須盡速恢復市容,所做的掩埋之外,幾乎九成都以焚化來處理。焚燒後的有害物質仍需要掩埋,目前營運中的公有掩埋場,大約剩下四百多萬立方公尺,台北市、新北市、宜蘭、花蓮和連江縣在安全值內,其餘的掩埋容量,使用年限都將低於五年,掩埋場趨於飽和,環保署計畫以活化既有掩埋場為目標。
焚化廠遇到的困難
廚餘塑膠產生的危機
尚有極大部分的廚餘及塑膠未被回收,被當作一般廢棄物送進焚化廠處理,產生劇毒戴奧辛,焚燒塑膠更會產生重金屬,且縮短焚化爐壽命。
事業廢棄物排擠一般廢棄物
從這10年間一般廢棄物和事業廢棄物的進廠焚燒比例圖,可看出事業廢棄物因處理利潤較高,處理量上升了13%,取代了一般廢棄物所減少的部分。
第一區:台北、新北、基隆、宜蘭、花蓮
第二區:桃園、新竹、北苗
第三區:台中、彰化、南投、南苗
第四區:雲林、嘉義、台南
第五區:高雄、屏東、台東
5 4 1 2 3
區域聯防合作政策失效
中央規劃的「區域聯防」共分為五大區,希望有焚化爐的縣市可協助處理無焚化爐縣市的垃圾,但由於調度權力在地方政府,實際推動仍有難處。
全台26座大型焚化廠,扣除兩座有爭議,沒有啟動的焚化廠以外,每日可處理2萬4,650噸的垃圾量,而全台每天所產生的一般廢棄物垃圾量是2萬多噸,其中五成五已回收,剩下的四成五左右大都送到焚化廠,其中主成分除了紙類之外,還包括會產生污染疑慮的廚餘和塑膠。這幾年越來越多事業廢棄物送入焚化廠焚燒,排擠一般家戶垃圾,加上焚化爐老化、歲修時間重疊,導致垃圾爆量堆積,成為現在焚化廠處理最大的難關。
共同面臨的困難:抗爭
早期一鄉鎮一掩埋場以及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都是以垃圾量持續上升的思維所規劃出來的,其中台東焚化爐和雲林林內焚化爐因為環評爭議與地方抗爭,花了大錢來蓋卻無法啟用,每年還要編列預算來維護。其實現有的焚化爐,足以處理全台家戶垃圾,政府亟需面對的是一般事業廢棄物何處去的問題。而焚化爐焚燒之後產生的飛灰,還是需要掩埋場來做為最終處置場址。但目前垃圾掩埋場選址不易,往往和生態保育與居民環境權相衝突,在管理上也欠缺廢棄物減量、妥善循環利用與總量管制的手段,導致民眾抗爭不斷。
06
解決垃圾,製造污染?
掩埋場和焚化廠衍生的環境問題
罕無人跡的山谷,肥料袋、農藥罐等垃圾,遠觀如同瀑布,近看是大地一道道的傷痕。
在環保署所做的調查,海底垃圾幾乎是鐵鋁罐和塑膠類的天下,不斷地隨著潮水擺盪。
不少海洋生物解剖後,發現胃中含物多含有人為垃圾,人類行為深深影響動物生存。
掩埋場
早期,垃圾被堆置在海岸或是河岸邊,未受重視,被大水掏刷,成為另一波危機。當沙灘、岸邊滿佈垃圾,找不到殼的寄居蟹就只能頂著塑膠瓶蓋當家,不管官方或是民間的調查,名列前茅的海邊廢棄物就是輕薄的塑膠袋。這些塑膠垃圾不會消失,在洋流靜止的地方,垃圾都會集中在那裡,幾乎每10年就會增加一倍的面積,這些塑膠垃圾不易分解,被海水一再又一再拍打碎化,變成及微小的塑膠微粒,被魚、蝦等生物吃進去,最後仍會回到食物鏈,進到我們肚內。
延伸閱讀
每年約有一百萬噸的底渣產生,政府管理失控,違法出現在農地、魚塭的事件頻傳。
理想的底渣再利用,需經過篩分、熟化等多道程序,才可以做為混凝土添加料使用。
曾有學者調查中部焚化爐,發現鄰近學童的指甲及尿液驗出重金屬,引發污染疑慮。
焚化廠
垃圾並不是進了焚化爐之後就沒事。燒了不該燒的東西,所排放的廢氣裡、燒出來的底渣與飛灰中,都會含有重金屬與劇毒戴奧辛。
2015年全國各焚化廠的廢棄物進廠量共有662萬噸,產生97萬噸底渣,20萬噸飛灰,通稱為灰渣。焚化爐的飛灰是有害廢棄物,一般以固化掩埋處理;而另一項產出物底渣,政府允許在經過破碎、篩分處理後利用在道路級配、基地填築等用途,但部份不肖業者把底渣填到農田、魚塭,造成環境污染。另外,環保署允許種類繁多、可能會混雜有害廢棄物的一般事業廢棄物進入焚化爐燃燒,對周遭居民來說,更是無法漠視的健康威脅。
延伸閱讀
07
數字反映的真相
我們所製造的垃圾數據
垃圾成分分析
平均每人每日生產垃圾
1.123公斤
平均每天全台產生2萬噸的垃圾
10000000KG
全台垃圾年度增量表
08
從今天開始減量
有效改善垃圾問題的方法
設計端
地球資源有限,要如何永續利用,是當前課題。在設計產品時,如果能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來思考,包括原料開採到產品的生產製造、包裝、推廣行銷、消費採購,都以減量減毒、有利於分類回收、零廢棄為優先考量,就能達成從搖籃到搖籃的完美循環,那麼對環境的傷害就能降到最低。
消費端
垃圾不是別人的問題,減量必須從自己開始。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所生產的垃圾以紙類、廚餘和塑膠類最多,幾乎占九成以上,如果把這些垃圾拿去回收,就能大幅減少垃圾量,然而除了民眾自覺之外,廚餘回收和塑膠回收的成效不彰,還需要政府政策的具體推動,透過使用者付費的措施,才能更有效達到減量目標。
回收端
垃圾也是一種資源,如何透過技術的提升,重新提煉珍貴物質或是有毒物質,就能減少開採和降低環境風險。很多東西經過分類回收後,可再生為原料,循環利用來達到零廢棄目標,然而也不能全然認為回收就是萬靈丹,也要思考消費的必要性,否則回收永遠趕不上消費速度,我們的生活總有一天會被垃圾給淹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