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適當的掩埋場址,綠島和小琉球鄉公所與東管處思考轉運到台灣處理及興建焚化爐的可行性,然而...
民國七十八年,台灣第一座焚化廠開始營運,短短三十年間,目前全省已經有十九座大型焚化爐。雖然台灣...
一九九八年,一群年輕人沿著淡水河流域進行「淡水河的初體驗」,調查當時淡水河一座又一座的層層疊疊...
根據環保署統計,2000年的廢汽機車有68萬輛,共有199家廢車拆解場,以及2家粉碎分類廠來消化廢汽機車...
很難想像在雲林縣的偏遠農村─林內鄉烏塗,有90%的住民力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烏塗村遠高於台北市的...
選舉,終於落幕了!經歷一場激烈的選戰,台灣島又歸於平靜。不過,有一群人不管輸或贏,在選戰過後,...
基隆河下游漂流物多,時時發出惡臭。資深環境記者柯金源乘著舢舨溯流而上,到基隆河中上游察看河流的...
1980年代起,臺灣各地陸續爆發垃圾大戰,為了解決各地垃圾掩埋場飽和的問題,1992年第一座大型垃圾焚...
地震來了、房子倒了,倒塌的房子混雜著破家具及垃圾,最後去了哪裡?
九二一地震之後,產生了...